一个满足全家人的果园

踏 上 味 觉 的 奇 幻 之 旅

      我 的 青少年 时期 是 在种植果树的互动中

长大 。榴莲从树苗灌溉到开花结果需要七年的时间 。我们家经过了多年的摸索、学习和

锻炼,共孕育了上百棵榴莲和可可。

      决定一旦作出,父亲发挥看家本领,工作之余便往老园区跑。找到特有品种,一萝萝搬回家,便宣布今晚不做饭,吃榴莲大餐。全家人不仅仅是嘴,也眼、手、鼻、口来探索味道,品评一番。

      大哥得到父亲的真传,具有冒险精神。凭着香气便一眼挑中葫芦壳型 ,用刀子 敲敲 榴 莲壳,声音亮表示果肉和壳分离,干包的机 率高。二弟和小弟则潜力无穷,边吃边挑,把奶味甘味都尝一遍。唯有小妹不识香 ,还觉得臭,一见便嘘之以鼻。父亲说:“这是老树榴莲,摸起来皮干肉薄,色淡但味道甘浓,层次感也有,可惜掉落的时间超过半天了。你的味觉还没打开。吃新树榴莲吧!这颗在成熟后掉落,两小时内口感最好 ,很像你喜欢 的 巧

克力,香甜可口。”

        父亲对有“后韵”的榴莲有好奇心,母亲特

爱吃。它的风味、回味,残留在心中的喜悦、引起的食欲,我们所感受的整体印象,妙不可言。因此,大口吞下前,要细细品尝。

       品评过榴莲品种,我们挑选出优质种子在家栽培,再带上山种下。另一种是香蕉,是邻家的树苗移植过来的。这两种果树交错栽种,直到香蕉收获果实,榴莲也从幼苗长成大树。


太多太少都不行的可可树

      果园 藏 着父母的小巧思 。榴莲树种植了

两年,趁着雨季砍掉香蕉,在榴莲树之间又夹着种植可可树苗。我的好奇心再次被激发,问了数百个为什么?父亲强调:“ 可可树是 ‘大

小姐’很娇贵,经不起爆晒雨淋,也需要皮肤保湿度。” 天气炎热 ,可可苗会变干变黄不

漂亮,榴莲树高但不会长得过于浓密,像阳伞一样,可以帮可可遮阴挡雨。天气冷下来时,榴莲树可庇护又比较温暖。

      所 以 母 亲 最 幸 苦 ,不 停 地 为 可 可树

“美容”,剪枝整形,身材尽量维持在八尺左右,达到通风透气的效果,减少枝叶郁闭,加强免疫和抗炎能力;树 身 不 会起黑班白点,

才能长树、结果两不误。

     

By sagefulliving2025 May 24, 2025
最传统的潮州(米果)
By sagefulliving2025 May 23, 2025
早在写专栏的时候,排毒是我的必修课之一。周日五天采访不断,山珍海味接连上,吃完后满满的罪恶感。周末让肠胃休息,狂吃沙拉蔬果,求取营养的平衡。不然,就是参加断食排毒计划,食疗几天后回职场,继续到处吃喝玩乐。
By sagefulliving2025 February 14, 2025
大家都认为,巧克力是情人的礼物。奥地利建筑师笑而不答。原以为话不投机,没想道,一聊到《潮骚》,情势翻转,他变成了另一个人
By sagefulliving2025 February 13, 2025
在西方人的饮食世界里,有一种糖,展示的是甜,也是苦;是糖,也是药。它的名字叫巧克力。这是一位比利时人告诉我的。
By sagefulliving2025 January 25, 2025
从小耳濡目染父亲爱钻研的那股韧劲,我对研究食材的气味、味道、口感和温度等极度敏感。35岁的一个契机,我成了舞文弄墨的美食家。 “刘佑珠专栏 - 作文做菜” 在联合早报逢时诞生,记录南洋美食的文化变迁。 跟不同族群的厨师做菜谈吃,我以为我接触到美食的灵魂,可是我看到了加工食品的增长,肥胖和相关疾病增加。我也发现了难以接受的真相 - 传统饮食习惯相关的技术逐渐失传。人工添加物开始扭曲我的味觉,甚至是维持健康所需的营养成分。更年期一场湿疹,撼动了我原本的认知。我开始反思 ,如何在美食与健康之间取得平衡?
By sagefulliving2025 January 25, 2025
那一年,我是电视节目的撰稿人,带着导播在马六甲葡萄牙村穿街走巷。受访人欧亚裔Gomez厨师的家庭故事、跟他做的菜,完全颠覆了我对殖民地饮食的认知,不仅黄梨咖喱虏获了我的胃,连马六甲黄梨挞也一并爱上。同一年,我开启了美食专栏作家的生活,记录美食记忆。 扯远了,再回到原来话题。欧洲先祖来亚洲,把巴西的黄梨和印度群岛的香料带来。殖民地时代结束,他们作为后裔,就象黄梨和香料一样,在南洋落地生根,对亚洲经济起着翻天覆地的作用。就如Gomez厨师说的,黄梨改变了亚洲的节庆料理,香料改变了亚洲人的味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