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叫刘佑珠。
家 。 我 的 童 年 乐 园
双亲爱山水,我的童年都和大自然比邻而居。后院有果园和胡姬花园,还有种植蔬菜和香草的菜圃。在树上有孩子最爱的秋千和筑窝,树下是狗屋和鸟笼。另一边是鱼池和父亲出海捕抓的甲鱼。
小时候,父亲最能满足我的好奇心。父亲爱吃更有好奇心,会不停地寻找新东西。他在森林开垦,每天出发,收获未知。每天都有不同的惊奇带回来;今天推倒几棵野山竹,明天碰上野山猪。他会边处理食材,边说哪个部位最好吃,最适合的烹煮技法。我喜欢静静地听,偷偷地摸摸他的猎枪。
专 栏 。 打 造 我 的 食 乐 园
从小耳濡目染父亲爱钻研的那股韧劲,我对研究食材的气味、味道、口感和温度等极度敏感。35岁的一个契机,我成了舞文弄墨的美食家。 “刘佑珠专栏 - 作文做菜” 在联合早报逢时诞生,记录南洋美食的文化变迁。
跟不同族群的厨师做菜谈吃,我以为我接触到美食的灵魂,可是我看到了加工食品的增长,肥胖和相关疾病增加。我也发现了难以接受的真相 - 传统饮食习惯相关的技术逐渐失传。人工添加物开始扭曲我的味觉,甚至是维持健康所需的营养成分。更年期一场湿疹,撼动了我原本的认知。我开始反思 ,如何在美食与健康之间取得平衡?
有 机 食 材 的 呼 唤
45岁是另一个契机 。我投身泰国有机农业的怀抱,重回行销顾问的工作,成为打造香糙米销售冠军的幕后推手。从田间播种到收割的喜悦,我亲眼目睹了有机食材背后的用心和坚持。泰国以米食为主,可是我发现,香菜才是泰国餐桌上的必需品,代表着城市生活中的文化模式和安全感,也代表满满的维生素、矿物质和抗氧化剂。这提醒了我,了解好食材,也要懂得饮食均衡。
遇 见 我 梦 想 的 乐 园 主 人
在泰国,生命末期病人不约而至都送到健康乐园,让乐素昆医学教授照料。她乐观地对抗地中海贫血症和血友病数十年,创研健康自救法,通过对食物、空气和心情的调节,多次战胜死神。她以身作则,指导生命末期病人依照「身体24小时能量循环」的顺序来调节生活。这让患湿疹的我大有相逢恨晚之感。
有机农业界的人都听闻过乐素昆医学教授的大名,因为她是泰国有机农业协会的创办人,以身作則推广有机蔬果栽种,又自创有机食物健康疗法,更大力提倡「環保酵素」,分解所得的臭氧有殺菌功能,還能增加空氣中氧的含量,呼籲大家一起拯救地球。
健 康 的 守 护 女 神
我的好奇心再次激发。我问她,为何在帕提亚市打造健康乐园。她邀请我参与她的工作行程。有时到学校或社区发放母酵素,改善食用水资源;有时探访酵素打造六星级的绿色酒店、泳池和餐厅。有一次竟然是夜探摊贩,品尝酵素炸鸡和酵素椰浆饭,完全颠覆我对油炸食物的错误认知。我不断反思,
我推荐过的怀旧菜肴有着满满的情绪价值,但营养价值呢?
我在乐园也过起有序生活,日起而作,日落而息,逍遥于天地间,怡然自得。每天凌晨四点起床,冥想,五点完成身体的排毒,接着处理食材为病人准备一日三餐。医师亲自下厨。七点吃早餐,八点散步。晚上七点洗澡,八点休息,九点睡觉。其他时间做酵素、打理果园和菜园。
乐素昆医师(Dr Rosukon Poompanvong)救助过泰国边境数百万难民河原住民,因而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助,前往以色列、瑞士、英國、美國、斯里蘭卡等國專攻選擇醫學(Alterrative),乐素昆医师成為亞洲首位榮獲National Kaluboliva Sir Lanka「選擇醫學」博士學位者。她學成归國後創辦健康之家,將促進健康的具體步驟和方法,推廣到泰國、亚洲甚至全世界。乐素昆医师於2003年10月16日榮獲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颁发的最高榮譽獎章。
在乐素昆的引领下,我决定人生重开机,建立“吃食养,健康万岁!” 网页(Sageful living),上传我过去的美食专文,采访泰国有机农夫所分享的农食体验,癌症亲友向我咨询有机料理而写的专文。就如罗素昆医师所说,绿色转型也好,健康转身都好,先影响一个人,再影响一个家庭、一个社区、一个城市,甚至一个国家。